青山布景,绿水搭台,蜜蜂做伴。2018年6月8日,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教材主编 潘志涛老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 于晓雪主任的到来,让采风团员们欣喜万分。在两位专家大咖及金英花老师、姜海龙老师、吴海文副主任的带领下,采风团一行来到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密江乡,共赏鼓乐悠扬,同闻琴瑟和鸣。
青山布景,绿水搭台,蜜蜂做伴。2018年6月8日,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教材主编 潘志涛老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 于晓雪主任的到来,让采风团员们欣喜万分。在两位专家大咖及金英花老师、姜海龙老师、吴海文副主任的带领下,采风团一行来到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密江乡,共赏鼓乐悠扬,同闻琴瑟和鸣。
01
“洞箫之乡”歌舞乐欣赏
一群朝鲜族农民对洞箫的热爱,一个昔年名不见经传的边境乡村,坐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朝鲜族洞箫艺术之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国家级文化品牌,洞箫艺术也随之成为密江乡的一张闪亮“名片”,经过多年的发展,密江乡洞箫演奏艺人从最初的十余人增加到现在的百余人,将这一朝鲜族传统艺术得以传承与发展。
婉转的洞箫声远远传来,顿时让整个密江村多了一份恬静和悠扬。来自文化馆艺术团的二十余名民间艺人,为采风团员们带来了长鼓、洞箫、伽倻琴合奏的精彩表演。
由文化馆艺术团李老师长鼓伴奏,女声独唱《阿里郎》,在青山绿水间聆听朝鲜族原生态清唱,余音环绕,美不胜收。
主持人与艺术团办公室权永龙主任为大家带来了即兴歌舞表演。当风声、水声、箫声、琴声、鼓声、歌声相互交融,堪称为最贴近自然的“天籁之音”。
此情此景,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朝鲜族人民的民风淳朴与能歌善舞,融在血液里的舞蹈,在哪里都是舞台!
02
朝鲜族民俗体验
峰峦叠嶂,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倩影翩翩,犹如百里画廊。身着朝鲜族传统服装的采风团员们,在这个拍照无需美颜的密江边,留下美丽身影。
03
朝鲜族烧烤午餐
伴着如痴如醉的美景,于青山绿水畔来一场纵情的朝鲜族烧烤大餐,主角当然是地道的“手把串儿”。
采风团员们井然有序的分成小组,由组长们领取、分配着食物,鸡翅、烤肠、寿司、啤酒、蔬菜……哇~开动吧!大口吃🍗大口喝~
采风团员们在聚餐中积极劳动,热情交流,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大家庭的其乐融融!
这位负责烧烤的王婷婷老师,烤出的鸡翅和手把串味道秒杀一众烧烤店,被笑评为本年度“最佳考(烤)官”,来年记得领奖哦!
上午在珲春的青山绿水间感受朝鲜族洞箫带给我们大自然的美,下午采风团将再次回到延边大学艺术学院,观摩崔美善老师、金梅子老师的完美演绎,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原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向开明老师,向采风团员们介绍到,崔美善老师作为朝鲜族舞蹈三大体系之一,朴容媛老师体系的第三代直系弟子,数十年来对朝鲜族舞蹈教学、创作、理论研究方面多有建树。直至今日,依然活跃在教学、创作第一线,为朝鲜族舞蹈做出了巨大贡献。
崔美善老师将对恩师朴容媛老师的回忆,认真的书写在文章中读给大家听。回首1972年与恩师结缘,直至今日秉承恩师教会毕生从事舞蹈事业,对师恩及飞逝的时光感慨万千。
崔美善老师向大家讲述,朴容媛老师独特的舞蹈体系的建立与在教育事业中的兢兢业业,以及在舞蹈表演与舞蹈实践问题中形成的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独特见解,成就了她非凡的艺术人生。
崔美善老师将朝鲜族舞蹈中朴容媛老师的舞蹈体系结合自己的编创手法,与群众文化、中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以及流行音乐相融合,做出新的尝试,为采风团带来精彩的表演性组合汇报展示。随团专家金英花老师老师、李艺兰老师、吴海文副主任共同观看了表演。
表演性组合《幽香》表现了清高与淡雅的民族性情,借助身体形成最大限度的节制,产生静中有动的效果,伴随身体的觉悟,同时又不失优雅与端庄,呈现出不蔓不枝的宁静与美丽。
《念》是一段往事,一抹回忆,一丝牵挂,一束暖阳,记忆里的熟悉面孔,慢慢在繁华里模糊,岁月刻画的是谁的容颜?时光沉淀的是谁的思念?流年触动的是谁的心尖?一场青春的花枝烟雨匆匆而过,然而我们愿用《念》将这支舞蹈慢慢消磨,与忧伤无关,只与舞蹈有染。
《道拉基》又名《桔梗谣》是朝鲜族民谣,以阳山道和三拍子长短为节奏,伴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舞姿柔美曼妙、大方舒展、充满民族情绪,表现了山村少女们在乡野间尽情嬉戏的场景。
《阳山道》作为朝鲜族四大民谣之一,朴容媛老师编创的这个组合极具训练价值,表现了经历人生历练,无惧艰难,富有智慧的民族性格。
崔美善老师说“每个人不管年龄多大,都应该有一颗少女的心”,她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舞步却如少女般轻盈!采风团员们跟随着崔美善老师的步伐与节奏,切身感受着那一舒一展,哪怕一个小小的颤动,均突显着民族的自信与骄傲,这便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人生如行云,是有或者无,来去匆匆,吹一吹就散了,吹一吹就美好了,会是哪一种?将生活当做一种寻探,每天都是一次旅行,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编创手法作为新的尝试,《像浮云一样的人生》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在舞蹈中找寻出海渔翁那黝黑健硕的身影,体会他们与大海为之一搏的勇猛向前,《渔翁乐》向我们描绘出岸上女人们的期盼与海上男人们的劳动喜悦之情。
六十多岁的崔美善老带领着她各年龄段的学生(研究生、本科生、中年母亲、退休老人)一气呵成为大家展示了六个表演性组合,赢得掌声连连。崔美善老师总结到,这六个舞蹈组合相互关联,犹如生命的轨迹,人生百味,做人的哲理蕴含其中,舞蹈亦是如此!
金梅子老师带领延边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的师生们,从《五本舞蹈》、基本功训练及《舞蹈与神明》创作三个部分,向采风团带来为期十天的教学成果汇报。
我们从作品中看到金梅子老师对舞蹈的追求,什么是舞蹈?该怎样跳舞?是她所探究其底蕴及本质的过程,并对其进行思考、学习、修炼的展现,作为舞蹈训练的标准来说,是舞蹈人感悟一辈子舞蹈修行之“道”的过程。
通过身体的蹲、起、收、放、里、外、松、紧的动率,寻找中心体,在包罗万象的生态系中,身体与宇宙合二为一时,便随之听所未听,见所未见,去探寻宇宙运行的真谛,使舞蹈的内容与形式也合二为一。
金梅子老师向我们讲述,《舞蹈与神明》的原型为一个多小时,用七天的时间缩短为半小时。从一开始心的沉静,到情感细腻的对话,再到酣畅淋漓的释放,由紧至松的过程不单单是舞者本人,作为观众的我们,情绪也跟随着音乐、节奏、动作,被推至高潮,传统舞蹈的教学是所有风格的积淀。
晚上十九时许,由潘志涛老师主讲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现状》讲座,在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拉开帷幕。孙龙奎老师、金英花老师、金顺福老师、黄仙子老师、崔美善老师、于晓雪主任、吴海文副主任与采风团全体成员,及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班的同学们共同聆听了讲座。
潘志涛老师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历史发展脉络开始说起,引领大家进入到纷繁多彩的舞蹈世界之中,并以北京舞蹈学院这样一个中国舞蹈界的最高学府为例,解析了它在学科构建过程中的优势以及问题,从而为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在舞蹈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潘志涛老师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问题谈到:“一个舞蹈作品的创作,它的肢体语言和身体语境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其独有的创作肢体语言和语境,把握住它们,才是把握住核心。”
从民族情怀的角度去看待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来源于老百姓,取材于老百姓,从而也希望能将这样的舞蹈回归于人民。
潘志涛老师以2008年奥运会和复兴之路为例,分别播放了两部朝鲜族舞蹈的作品,以此更形象的解读创作中的问题。
关于职业教育、精英教育与普及性素质教育问题时,他谈到培训中心的教育应该先从素质教育入手,在逐渐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找寻和发现有这方面条件和志向的人再去进行职业教育,不要一味的追求搬腿下腰等技能性动作,要从孩子的童心童趣出发,激发孩子对于舞蹈的兴趣与热爱。
潘志涛老师还对大家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解答,并奖励给勇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们一人一颗大白兔奶糖,他那一如既往的幽默风趣,让大家在笑声连连的讲座气氛中收获满满!
名师带你去采风系列——2018年“ 延边之春 ”朝鲜族舞蹈采风活动,我们一路涉足,一路留恋,一路回望,依旧前行!